我國幅員遼闊,地域寬廣。從北到南分為嚴寒地區、寒冷地區、夏熱冬冷地區、夏熱冬暖地區和溫和地區。我國嚴寒地區、寒冷地區以及夏熱冬冷地區的部分城鎮冬季都需要采暖,采暖燃煤對大氣造成嚴重污染。與此同時,我國大部分地區夏季炎熱,空調又日益普及,建筑空調能耗正在迅速增加。至2000年,我國城市既有建筑面積達76.6億平米,城鄉新建筑竣工面積18.2億平米,其中建成的節能建筑面積累計僅1.8億平米。由此可見,節能建筑面積所占比例很少。
每平方米建筑面積年耗能量,我國與氣候條件相近地區的發達國家相比,要高出約2倍以上。問題的關鍵在于,大量沒有任何節能措施的既有建筑,其保溫隔熱性能差,設備系統效率低,導致采暖和制冷能耗浪費嚴重。我國各地建筑圍護結構保溫隔熱性能普遍很差,傳統外墻一般為實心粘土磚,其厚度嚴寒地區1.5-2磚;寒冷地區1-1.5磚;夏熱冬冷地區1磚;夏熱冬暖地區3/4磚;寒冷地區及其以南均用單層窗,嚴寒地區用雙層窗。再者,我國建筑采暖基本上以燃煤為主,對環境的影響也比用油、天然氣采暖的發達國家更加嚴重。
我國大量的既有建筑在采暖季節和空調期間繼續不斷地浪費著越來越有限的能源,并且向大氣中排放著二氧化碳等污染物,增加溫室氣體濃度。隨之而來的是自然災害如沙塵暴、水災、旱災、土地荒漠化等,使人類的生活環境加劇惡化。由此可見,對既有建筑物的節能改造應該及早開展。否則,既有建筑的數量將越積越多,我們國家更難以承受對節能改造的經濟支出,使人民生活在越來越不良的大氣環境中。因此,對既有建筑進行節能改造,以避免能源資源的浪費,提高建筑熱舒適度,還我們一個清澈的藍天,已成為我國當前緊迫的、必須盡快解決的重大問題。
建設部第76號部長令《夏熱冬冷地區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的出臺、《夏熱冬暖地區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的開始編制,對我國建筑節能工作的深入發展無疑起到了強有力的推動作用。隨著建筑節能步伐的不斷推進,新建建筑正在從設計開始抓緊;住房制度改革后,北方采暖地區供熱體制改革正在緊鑼密鼓地開始。在供熱體制改革方案近期出臺后,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的問題就會越來越突出,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艱巨任務。